计算机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日期:2010-07-02 16:31:01  发布人:Apple  浏览量:1965 打印本文

计算机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几个基本特点的分析,阐述计算机网络在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阶段中的重要作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 研究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

Internet(因特网)是20世纪末最卓越的科学技术成果之一,它通过计算机网络,把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现在世人面前,使人们能够获取曾经只是军事及高新科技领域中的数字化信息,成为普通百姓随手可得的平常之事。它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和实用性,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学习方式。

研究型课程,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研究专题(课题、主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课程。其目的是“通过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的研究型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组织、参与、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提高。”

构建网络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立足点牢牢扎根于师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改变以教师传递灌输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接受性学习),创造出高水平、个性化、高效益的崭新学习与教学模式。Internet网络和研究型课程相结合,则是在研究型课程实施过程中,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后,实现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具体形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几个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这里的“问题”,又是“基于情境的问题”。这里的“情境”,又应该定义为“人的真实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揭示“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人本身就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身价值不断的被认识、被承认的过程,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体现过程。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训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能力为依托,促使人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1.“基于问题的学习”。它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凝聚、汇集、激活人们知识技能的“触发点”,也是检验学习成败的依托。相比而言,在“接受性学习”中,“问题”只是引起学习兴趣手段或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的标杆。

2.“基于情境的问题”。研究性学习对“情境”就有着特别的要求。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它更依赖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把握和理解。因此,产生这类问题的情境,不可能预设,只有通过诱导、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从中产生困惑、形成问题。丰富学习者的生活环境,突现学习者生活环境中有可能引起关注的内容。

3.学习者需要自己加工信息。要通过情境激发学习者对问题的敏感,关键在于丰富生活环境中信息的刺激。因此,信息资讯的搜集整理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相比而言,接受性学习中提供给学习者的信息,已由教育者已经为学习者作了筛选。

4.强调团体的合作交流。对接受性学习而言,有教育者这个“权威”和“裁判”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切磋虽有必要,但主要是提供“练习”的机会。而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切磋,对于开启研究思路、拓宽信息来源,提高学习质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并通过这样的交流切磋,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取长补短,养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5.体现个人价值。在接受性学习的环境下,学习者需要“发表”的,多是复述、验证。即使在同伴中实现“共享”,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同伴理解教育者所传授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则不同,采用一定的方法发表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促进学习、研究的深入,而且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展示自己的需求,提高其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体现过程。

二、网络技术在研究性课程学习中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者”, 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在获取丰富的信息刺激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加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制约着他们对社会信息资源、专家资源的知晓和利用。而Internet网络具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途径、充分体现个人的主体性和平等性以及其固有的开放性,有效地弥补了现实生活环境中的种种局限,从而更为有效地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几个主要阶段:即研究课题的确定阶段、研究课题的实施阶段、研究成果的总结评价阶段等。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则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三个阶段之中。

1.研究课题的确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参加同一研究小组的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大致了解研究方向的基本情况,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中查阅有关的参考书目,或通过因特网访问与研究方向相关的网址,从中收集有关的资料。教师通过校园网提供了本校图书馆的书目查询功能,并且设置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地区图书馆的链接,学生可以在这些大型图书馆的网站中进行书目和全文查询。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查找到相关的网上资源,还提供了一些具备全文检索功能的搜索引擎的链接。因为只有建立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课题才能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也才能顺利地开展后续研究工作。

为了使学生充分地了解课题研究方向的有关知识,从而为他们最终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打好扎实的基础。利用校园网、因特网进行类似聊天的实时讨论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师生就能随时随地针对研究方向进行交流讨论,较好地解决了“生-生”、“师-生”和“师-师”之间在开展研究性课题过程中的交流障碍问题。

2.研究课题实施阶段。

在此过程中,指导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将从事相似课题研究的学生组织成课题小组,在课题小组中开展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而学生更多的时间则可以继续利用网上资源进行交流讨论、查找资料。如果学生对课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可以在BBS上求助,或自己上网查询。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比如数据的存储和格式化、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统计、图表分析等。运用OFFICE、WPS办公系统软件,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课题研究中数据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3、研究成果总结评价阶段。

在这个阶段,每组同学都要制作一份研究成果报告(WORD、WPS文档)和演示报告(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在校园网上展示交流,并回答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答辩结束后,全体同学对各组报告进行评价,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评价给出一个评分并决定是否推荐为优秀课题。通过这种方法,实现了评价活动中的合作和交流,也体现了评价的开放性和过程性。

三、目前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在对计算机网络与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整合的探索中,我深刻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大为提高。但是,校园网和研究性学习课程都是新生事物,运用校园网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还有较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克服,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

1.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来自传统的教育思想的阻力还相当大,在教学中时常会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部分教师不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放性,总想用自己的想法去统一学生的想法,不能摆正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地位。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研究性学习。基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特点的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

2.教师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水平差异较大。由于各地区、学校的硬件条件参差不齐,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硬件条件要求较高,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同时,相当部分教师尚不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和进行网络浏览,影响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效果。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教师经常去的网站,主要局限在一些综合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如 “搜狐”、“新浪”、“雅虎”、“网易”等,而较少涉足富有个性的专业特色网站(甚至是有关专业教学的网站)。教师对于网络的运用尚未形成鲜明的专业特征,网络还是只作为娱乐休闲工具。或许这种状况与教师的业余时间以及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少有关,也可能与教师对网络的认识局限有关。

3.学生也要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许多学生不会使用电子邮件,学生上网主要是进行网上聊天,网址大多来自好友相告或网站推荐、网页链接,而较少是通过分类搜索或关键词搜索来的。这可能说明学生的上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无目的性和盲目性,也有可能是他们还缺少通过网络搜寻和查找信息的意识和技能。

4.技术和网络安全的限制。由于技术的限制和考虑网络的安全问题,许多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手段尚不能使用,校园网与因特网的交流限制,使课题研究的开放性受到了一定影响。如:现在尚未有一家因特网服务功能(ASP)能提供基于WEB的中外大百科全书的全文检索、查阅功能;又如:为了校园网的安全,就要用“防火墙”将校园网与因特网隔离,这样,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就很难得到社会上专家的及时指导,交流的范围一般只能局限于校园内。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网、因特网在高中研究性学习乃至所有课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一个网络化的数字校园时代即将到来。

参考资料:

《网络科技时代》(教师版)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习模型的思考>>  上海市浦南中学    陆爱民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实践>>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初期调查报告>>

上海学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核发:Apple 点击数:1965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