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刁难”,让师生自由飞翔
日期:2012-10-18 15:38:10  发布人:Apple  浏览量:567 打印本文

互相“刁难”,让师生自由飞翔

               ——‘巧学妙练’方法、实例和自评

 泰州实验中学  王兴盛       

在争创文明城市、和谐校园的大环境下,我们周边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总感觉到欣喜之外有那么一点点惆怅,一丝丝迷惘。社会是发展了,城市是先进了,校园是美化了,我们人呢,尤其是作为育人单位的学校里面,老师和学生有没有真正实现同步的自由呢?教学之余,我常常感觉到,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师生,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下,并没有能够实现人的解放,达成自由的“飞翔”。于是,常常思考并寄望于实践的就是:教与学,如何才能实现双向的“自由飞翔”呢?连续三年的高三教学,让我在痛苦的煎熬中不得不摸索一线“生命中可承受之轻”,让肉体解放,让心灵飞翔。事实上,在摸索中我发现,这样的教学,老师的解放和心灵的飞翔,同样带给学生的也是身心的巨大欢畅。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浅陋之见,辅之以案例和一孔之见,方家不吝指点当不胜感激。

高三的语文教学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两个班,只讲不练就已经足够让你一天下来说不出话来,再加上练习,批改好了晚上回家真想长睡不起。可是,作为教师,身心的劳顿不应该成为懈怠的借口,而死于教学似乎眼下也不可能,于是乎,唯有以苦为乐,苦中寻乐,梦想苦尽甘来。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刁难”教与学。师生互难,学生之间互难。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我在教学中尝试“知难而后进”的教学思想,让老师在学生的质疑中提高自己,让学生在老师的“责难”中学会解疑,让学生之间通过“刁难”共同获得进步。

在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下,我紧扣学校打造的教学名片,还学生主体地位。尤其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我更是紧抓不懈。复习,是回顾,是总结,不可能再像新授课那样巨细靡遗地讲解,而是抓差补缺,或者查漏补缺。针对此,我让学生提出质疑,对以往的讲解质疑,对讲解过的问题深入思考后质疑。在课本复习的时候,我不是先解决复习资料上的习题,而是针对复习的课文让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复习《季氏将伐颛臾》的时候,在解决了字词的问题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子路和冉有的回答会遭到孔子的批驳(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是谁之过?),而司马迁按照孔子的理想去做却遭受宫刑?这应该说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简单。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也很不容易的,这些问题有时候触及政治体制,跟学生解释不清容易误导学生,不解释又无法给学生交代。显然,这是一个学生“无意抛出的难题”,本来可以解释也可以不解释,但是,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我算是小心而幸运地用《谏太宗十思疏》来解答了该生的疑惑。在封建专制下,再贤明的君王都有权利的私心,能看清的,能克制的,则下臣可以畅所欲言,反之,则下臣不敢言,言说了,轻者杖刑,重者死罪。季孙氏意在社稷,则凭子路他们一介家臣的身份怎么可能撼动其意志,故子路他们的言辞与其说是搪塞,不如说是一种无奈,孔子怪罪指责是无理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以自己的“悲剧人生”去要求学生“重蹈覆辙”本就不是“为师之道”,而司马迁“冒天下之大不韪”,固然是恪守理想,但是他忘记了是谁的天下。孔子站在理想的角度说着与己性命无关的话,汉武帝站在帝王的角度干着维护自己权威的事(哪怕知道错了也要坚持),所有,子路他们可以被怪罪,司马迁也可以被宫刑。而魏征,他是站在帝王唐太宗的角度说着维护唐太宗的话,虽然不中听,唐太宗也能容忍。如果孔子能够体谅学生,则子路他们不会被怪罪,司马迁能够揣摩朝廷的心思,则汉武帝也不会施之于宫刑。这样一来,站的位置就决定了人物的命运。由这个问题,我的感想首先是在高三的复习中,不能再机械片面或分裂式复习,而要贯穿起来,触类旁通。事实上,我们的复习很多时候沦为简单的重复,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复习。在接受学生质疑的过程中,老师自己也收获了人生的体会,而学生在老师的感悟下,当不至于他日踏上社会产生迷途之感。可以说达到了“传道”的效果。面对高三学生,我认为这恰恰是我们老师更多应做到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复习考试时考一个好成绩。

面对学生的“难题”,老师自己必须要有足够充分的准备,至少教师本人平时的自我修养不能落下。但是,在我所教的学校,能够提问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完全指望学生提问是不现实的,因此对学生的“责难”就成了教学中必须进行的环节。通过责难,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也给老师上课乃至课后业务的精进带来帮助。比如,在复习《张中丞传后叙》的时候,我问了学生一个简单的问题:文章开头提到一个人——雷万春,但是后文却没有提到,怎么理解?学生好多人当初学习的时候只专注于字词,根本就没有注意这个小问题,被一问,翻开课本一看,真是的,第一映像都是说写错了,但是我跟着问,以韩愈这样的大家,能写错吗?有人哑语了,有人窃窃私语传抄错了。当然,这不是一个根本问题,但是我却通过这个问题责难了学生一个普遍的现象——作文前后脱节。有人写作的时候不严谨,前后文不一致,有人写作不能坚持一个时段写完,往往写一点停一下,结果再续写的时候没有回顾一下前文,导致前后不一致。小者如课文中一样出现人名或人称的讹错,大者会出现前后文思想主旨和情感的不一致。玄乎一点,文气的衔接往往就在断续的地方给人不连续的感觉。这一说,好多学生都有同感,结果,一个看似简单的“责难”,收获却匪浅啊。至少,在作文的训练上,可以减少如此前后文不一致的现象。上文说过,不要机械分裂复习,事实上,复习的时候,对于课文,除了文言文要注意相关字词外,更多的文章我以为应当从写作的角度来点拨学生,让学生不仅掌握方法,而且实实在在掌握一些课本素材。多年高三教学,我发现,学生写作所用素材,大多很陈旧,能真正把课文变作素材的很少。也就是说,写作的时候很少有能够联系到课文的,有的甚至想都想不到。这恐怕多少与我们复习时的功利化不无干系。

大力提倡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当然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出来,仅仅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里师生的互难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为了给学生减负,更为了学生的自主,当然也有减轻自身负担的目的,我在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是让他们互相“刁难”来共同提升。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目的,也为了让这个作业真能完成,我只提要求,不说具体任务。先简单,后复杂,难以解决的等到课堂上质疑解决。比如先从字词入手,每天相互之间给对方出几个字词,要求是:你懂的估计对方不懂的出来考对方,你容易出错的出来看对方是否也容易出错。一来提高对方,二来促进自己。学习上不能自私,唯有让自己有了对手,有了危机,才能获得进步。有这样一个字,学生通过互相“刁难”,竟然发现,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读的错误读音。“规矩”的“矩”,一直都是读平声jū,结果一查,居然读jǔ。还有一个词“曾几何时”,学生颇难理解,我在课堂上给联系《后赤壁赋》讲解,当时苏轼是在“复游于赤壁之下”的情形下说的一句“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已不可复识矣”。一联系课文,学生对“没过多久”的字典解释一下子就恍然了,有个学生还说了更让我心动的解释——好比英语里面的“过去将来时”,就是说是“过去”“没过多久”,不等于“曾经”只指向过去。这样的课后练习,不仅实实在在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自觉性,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时要能够接受学生提出的难解的问题,但是,有挑战毕竟是一种快乐,教学相长不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获得的吗?

也许不够成熟,也许落了俗套,但是,基于上面简单列举的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的实例,我依然要说,有了这样的“刁难”,教者快乐,学者快乐。雄鹰练飞是从悬崖峭壁上开始,我们高三的教学是在“刁难”中进行,最终,雄鹰会搏击长空,我们高三的师生也将会在教坛徜徉,在学海遨游!如此,幸甚至哉!

 

 

                                                                 2012-9-27


核发:Apple 点击数:567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