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乡音
日期:2018-08-11 16:06:54  发布人:Apple  浏览量:1926 打印本文

——澳大利亚友谊之旅见闻(一)

来到澳洲已两天,同行的泽红感慨颇多,早已写就两篇日记,而我却没有丝毫动笔之欲,不免有些惭愧之意,只得打开电脑,将一些初步印象写出以求心安吧。

特立独行的路边艺人

走在墨尔本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风格各异的路边艺人,有青春逼人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他们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的一人独坐轮椅在风景优美的河岸对着麦克风陶醉地唱着,有的三两人站立桥孔下动情地吹着长笛等,有的一站一坐在自由市场边的小吃店前激情四溢地敲打着鼓钵,有的一人或群人全身涂成古铜色、褐色等摆出不同姿势静立着,此所谓行为艺术也,国内亦不鲜见。这些艺人往往在身旁摆着用来盛钱的帽子、盒子等物,但不管周围观众有无、多少,不论观众扔不扔钱,始终投入地表演着,不愠不恼,不急不躁。我囊中羞涩,远瞥一眼便走开,唯恐看多了不给钱既不礼貌也丢国人的脸,当然据观察给钱人实在不多,纵然给也只是象征性的,帽子等容器中竟然偶尔可见一两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看来国人的慈善之举异国亦可见,大方救助发达国家穷人的不止陈光标一人。

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东亚人,年龄应该都在五十上下,头发稍长,黑白相杂,颇有些艺术家的范儿,一人端坐桥头吹着长笛短笛,可能老外不懂欣赏中国民乐器,无一听者,一人在像温泰市场一般维多利亚大市场内小吃馆门边,埋头给肤色一白一黑的两个洋妹子画头像,旁边围着些许观者,不时啧啧赞叹一番。我不知他们是不是华人,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他们的才艺无疑很出色,但都漂洋过海,谋生异乡,不知他们年近半百找着了心中的舞台没有,亲人又在何方。不过我相信他们是幸福的。这些路边艺人他们让澳洲人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领略到不同艺术风格,也理解什么才是自由自在,他们无疑是墨尔本的一道亮丽风景。

时时处处闻乡音

我们第一晚住在墨尔本市中心一家旅馆,早饭时只见一大帮中国人,数数可能要占到在场人群的三分之二,满屋的乡音让我这个不会讲英语的人仿佛有置身国内之感。退房时吧台内左中右分立着3人,左边是个年约20出头的漂亮女子,中间是个40多岁的女士,右边是个活泼英俊的小伙子,在我看来都像国人,本来害怕交流的我非常高兴,大步走到年轻女子面前抛出几句国语,那女子只是对我微笑,不停摇头,中年妇女接过我的话很快给办完了手续,原来我觉得最不像国人的中年妇女才是同胞,年轻的女子出生日本,男子祖籍是韩国。我感到很有趣,眼下关系错综复杂的中日韩三国百姓竟在这吧台内和睦相处,同为澳国人了。

晚上我们来到班斯戴尔城,说是城市,其实只有12千多居民,主要有平行的两条街,但小城很美,很静,很整洁。我们住的旅馆店主是个香港人,十年前和父母等家人一起来到这儿,中文还凑合,沟通基本无障碍。中途一个妇女进店办理入住手续,彼此一聊竟是山西人,不过现在全家都迁到澳洲,今天去看望在外读书的女儿经过这里找店住下。在店主热情介绍下我们走了十分钟来到一家叫翠湖饭店的中国餐馆就餐,服务员中有一对母女也是香港人,很早就移居这里,女儿高中毕业后修学一年在店中打工以挣下明年上大学的学费。女士较健谈,得知我们是到班斯戴尔学校来交流的中国老师很高兴,说学校因为我们来专门邀请她女儿明早到学校去参加欢迎我们的活动。由于她来此早,此地出生的女儿只会一点粤语,她本人的国语也不好,与我们沟通较困难,不过还是让我们觉得很亲切。两天来我看到国人已经遍布澳洲,融入当地,为澳洲的发展奉献着智慧和汗水,这让我们很自豪。

    夜深了,我且歇下,改日有时接着聊吧。

2014年7月10日夜于班斯戴尔市

 

艺人•乡音

 

艺人•乡音

 

艺人•乡音

 

艺人•乡音

 

艺人•乡音

 

艺人•乡音

 

艺人•乡音

 

 

 


核发:Apple 点击数:1926 收藏本页